肺大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教师一年两次大医院 [复制链接]

1#

“年5月3日,

胸外科朱良明主任为我做的贲门癌手术,

11月23医院,

后来又转到心外科,由张锋泉主任为我做了心脏搭桥,

一年之内,医院让我两获新生,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缘分。”

年1月5日,在济南市医院心外科病房中,患者刘先生说起过去一年间的求医经历,难以掩饰心中的感慨:“去年冬天的腊月初十晚上,我在煤炉子上烤了馍馍片,吃了几口,有渣,像是呛着了,吐不出,嗓子眼儿难受,使劲吐了三次,晕倒在地,手指不打弯儿。这是发病的开始。那天是年1月5号,到今天,整整一年。发病那天晚上,我根本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跟济南市医院结下这个缘分!”

刘先生今年68岁,退休前是鱼台县的一名拥有副高级职称的乡村中学教师。

1、顶多还能活六个月

话说年1月5日晚上10点,刘先生被医院。在急诊,医生为他输了血。输血后,又吐血5次。躺在病床上,刘先生心中暗想:“这血刚刚输进去,又吐出来,这算是白忙活。”

为什么先输血?刘先生解释说:“被医院之前,我在家里吐了一次血,觉得肚子里都吐空了,垃圾桶里有小半桶都是血水。到医院以后,我把这情况跟医生一说,医生就认为我应该先输血。”

第二天上午,子女们要求转院,就转到医院。在急诊室1小时,后转入监护室。刘先生说:“这个过程中,我就不大知道具体细节了,只是知道在监护室的第4天,护士把我身上输液的管子、连接监护仪的电线都拔掉了,氧气罩也拿掉了,我问护士,护士说,医生觉得你不大行啦。我说,自我感觉应该死不了那么快,你帮我翻个身儿,肚子难受。护士帮我一翻身,算是救了我一命,因为一翻身,肚子一动,大便排出来,医生就把我转到了胃肠科。”

刘先生在一所乡村中学教书四十年,擅长数学,对数字特别敏感。他说:“转眼过罢了春节,在胃肠科,医生安排我做了个CT,儿子和女儿、女婿跟在医生身边,医生伸出右手的大拇指和小指,晃了晃,当着我的面,没说话,但是,医生做那个手势的意思,我看明白了,医生是说,我顶多还能活六个月。也就是说,我还有天的活头?”

几天之后,医生又安排做了胃镜,做胃镜的医生笑笑,说:“一点溃疡。”刘先生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因为,前几天做CT时,医生给他的亲属们说:“像他这种情况,连水也喝不下去,咋办?”

事情果然没那么简单。年2月5日,刘先生被子女们从济宁转到了省城济南:“儿子、女婿在网上联系的医生,说是一医院,他们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我后来的感受,唉,也只能是他们病急乱投医的一个教训。”

2、感觉像是哄小孩儿

刘先生像是特别擅长记忆数字,他说:“1月5日发的病,当天晚医院,2月5医院,医院这一个月,我经历了很多病人要么死了,要么出院回家等着去,2月5日这一天是正月初九,好日子,可是我的情况并不好,医院查体的时候,我看到了查体的单子上明明白白地写着,贲门Ca,这两个字母我知道,可不就是癌嘛!”

提前联系的医生,倒是仔细地分析了刘先生的病情,并建议:因为我有严重的心脏病,现在做手术,风险太大,还是先进行化疗。于是,刘先生转入肿瘤科,开始接受化疗。

两次化疗之后,刘先生的家人还是认为应该手术。

医院,被推荐到胸外科,没想到,胸外科压根不收他。刘先生说:“现在想起这一段,我还是挺生气,胸外科的主任建议我化疗两年以后,先做心脏搭桥,再来找他做贲门的手术,或者,去北京、医院去找更好的专家看看。当时,我心里那个不痛快,说实话,感觉他像是在哄小孩儿。”

虽然心里不痛快,可病还得治。刘先生的家人多次与该院胸外科主任沟通,希望能够得到一点帮助。“我真是不想就这么等着癌症扩散,我都要给大夫立生死状了,也可能是不好拒绝,最终主任答应给我做手术!”刘先生说:“到了手术那天,早上7点护士通知,手术计划取消,我问为什么,护士说,因为我心脏的原因,麻醉师认为风险太大,不同意手术。”

如此境遇之下,刘先生在朋友的推荐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济南市医院,“当时,我们一家人也有点怀疑,医院不敢做的手术,市医院有什么高招?”

3、“顶级难度”难在哪儿?

“我住进医院这天是4月15日,朱良明主任给我做手术这天是5月3日,从入院到手术这些天,通过请教,经过交流,我终于知道我这手术的难度,说是胸外科顶级难度的手术,我看一点都不过分。”刘先生说起自己的病情,思路格外清晰:“首先是贲门癌,医院就做了病理,结果是腺癌,其次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然后是慢性病*性乙型肝炎,已经到了肝硬化、脾大的程度,第四方面的病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第五是肝囊肿,第六是左肾囊肿,第七是双侧肺大疱。”

就在我惊叹刘先生超强的记忆力是时,他补充一句:“我这七个方面的病,住进医院之前就已经明确了,朱良明主任面对我这么个局面,竟然答应为我做手术,连我自己都感到意外。做过手术的第2天,朱主任查房的时候,我身体虚,面对朱主任,我只说了两句,‘别人不敢做的,朱主任能为、敢为!’,这是心里话,但还是不足以表达我的感受。”

说起5月3日的手术,朱良明主任首先强调了团队的力量:“刘先生这一病例比较特殊,围手术期风险大,心脏功能差,合并症多,处于病变晚期,肿瘤体积较大,所以我们面对的压力与风险是多方面的,要求我们在术前多学科评估、术中麻醉、术后护理这三个层面力求精准。这三个层面是环环相扣的基础保障,也是我们敢于开展手术的坚强后盾。

这位患者手术的难度,难在妥善处理众多的并发性疾病,更难在多学科专业人员能够以病情为中心,形成步调一致的合作团队,共同完成手术。医院正在运行的国家胸痛中心项目建设,将在今后开展的心胸部高难度手术中发挥出无可替代的协同作用,让更多复杂疾病患者受益。”

手术后第16天,也就是5月19日,刘先生顺利出院回家。

4、在你是小手术,在我是一条命

年11月23日,刘先生再次住进济南市医院,想进行一次全面复查:“为什么大老远地来医院复查?还是觉得朱主任人品好,医德好,值得相信,另一个原因,最近一个多月,有两次头晕、脑涨、干哕、呕吐的发作,当时以为是化疗药的副作用,后来才知道是冠状动脉狭窄引发心梗的前兆。”

这次住院,胸外科已专业细分为胸肺外科和食管外科。刘先生感慨道:“从这个细节变化,医院在前进、在发展,医院不会这么细分。”就在刘先生沉浸于科室变化的新奇与兴奋之时,刘海波医生安排了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心脏动脉狭窄,建议造影。

“11月27日,朱主任打电话联系了心内科的赵卓主任,我就转到了心内科,赵主任全面了解、分析我的病情,然后告诉我,支架或搭桥,要看造影的结果怎样,所以得先造影,一步一步来。”刘先生是个仔细人,但他发现赵卓更是一个仔细而严谨的人:12月1日,面对造影显示的结果,认为可以置入支架,2天过后,又建议“搭桥更适合”。

“通过与赵主任的接触,我非常认可他严谨的学术态度,就说‘我把命交给您了,我相信医院的整体实力’,没想到,赵主任对我说,‘要搭桥的话,医院有个高手’,就这样,赵主任立即打了电话,一小时以后,我认识了张锋泉主任。”介绍这个过程时,刘先生兴致颇高,完全不像一个生病住院的患者,他说:“张主任来到我的床前,说了两层意思,一是我心脏上那动脉的狭窄部位比较长,必须搭桥,二是这个手术很简单。张主任说完这些,我没吱声,只是瞪眼看着他,他脸上又没表情,我心里想,心脏手术很简单的话,啥样儿是大手术?”

说起有一点艰难的抉择时刻,刘先生还是佩服张锋泉主任的沉稳:“看表情,他让人感觉非常有把握,我暗想,要是不答应做这手术,医院碰碰运气,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凭我此前在医院的感受,眼下的这个机会不应该错过,于是,我对张主任说,您说很简单,咱就做吧,在你是小手术,在我是一条命。”

年12月20日,刘先生转入济南市医院心外科。“按张主任的说法,我这心脏上的血管有严重的三支病变,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当我知道除了手术没有其它退路的时候,心里的顾虑也比较多,毕竟刚经历了贲门癌切除的大手术,仅仅过去半年多的时间,又要再来一刀,说是没有精神压力也不现实,张主任发现了我的问题,多次与我交流,甚至与我订了“君子协议”,只要我放松心情,好好吃饭,练习咳嗽,注意休息,积极配合手术,他保证我术后第一天就可以吃饭,第二天就可以下床,十几天就可以出院。”

12月27日,张锋泉主任带领医疗团队为刘先生进行了搭桥手术。历经5个小时,手术圆满成功。刘先生说:“虽然那5个小时的手术过程中,我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做完了搭桥手术,我这才知道,如果我的身上没有其它并发病,我这个搭桥对于心外科医生来说,确实是个很简单的手术。但我是个做个贲门癌手术,进行了好几次化疗,又有肝硬化等多种疾病的人,如果没有一个紧密协作的团队,如果没有切实的技术实力,估计也不会给我那个‘术后第一天可以吃饭,术后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动’的承诺。”

5、一年两次手术的感悟

年1月5日,在济南市医院心外科病房中,刘先生说完自己一年之中两次手术的经历,也有两点感悟:一是老年人的运动不可过度,二是看医院。

先说运动不可过度,刘先生说:“退休之后,我一直想给自己找点事儿做,找来找去,发现最适合的运动是跑步,于是,天天练,60米短跑,练到了10秒以内,现在看来,过度了。”自去年1月5日晚上被医院始,刘先生辗转于县、市和省城济南的4家医院,最深刻的体会:“医院的治病水平,体现在具体的人,也就是医生和护士身上,医院的规模有多大,作为病人,你得看它具体某一个学科的带头人。这个人的职业素养,医院的水平,决定病人的感受。”

患者术后第三天,张锋泉主任查房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