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大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肺功能不好也能做乳腺癌手术只剩一个肺的 [复制链接]

1#

今年57岁的郑女士(化名)一年前查出乳腺有一个直径1厘米的肿物。正急切地等待手术的她却意外地被告知:由于自己的肺功能受损,心肺功能无法耐受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因此不能做乳腺癌切除手术。

近一年来,医院,眼看着乳腺肿物的最大直径从1厘米增大到8厘米,心急如焚。近日她终医院顺利完成了手术。

“这是一个高风险的手术,但为了挽救病人性命,我们愿意和病人一起承担风险。”医院院长钱朝南教授表示,麻醉师在术中的精准监控以及外科医生团队的精湛技术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切除左肺32年后她祸不单行

32年前,郑女士因为严重的支气管扩张症,做了“左全肺切除术”。这些年来,她工作、结婚、生子,生活一切如常。不幸的是,去年她确诊为乳腺癌。如果要做乳腺切除,医生首选在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

但相关检查发现,她仅剩的右肺却存在诸多病变,包括右肺多发支气管扩张、伴肺大泡。肺功能受损成为手术的拦路虎,医院求医时,均被建议“先观察右乳肿物,不做手术治疗。”

今年6月开始,郑女士感觉到了更明显的不适,检查结果显示,右侧乳腺肿物已经从最初的直径1厘米增大到了8厘米。郑女士身心备受煎熬,害怕肿瘤随时会破溃,再次求医。而考虑到她的肺功能状况,医院给出的诊疗建议依然是“不适合做手术,可以考虑靶向治疗。”

然而,经过深思熟虑,郑女士仍然希望进行手术治疗。最终,医院乳腺癌团队帮她实现了心愿。在完成肺部CT、“动脉血气分析”等多项检查后,该院乳腺外科张晓蓝医生邀请了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诊断等科室专家,展开了多学科会诊。

(郑女士的PET/CT图像显示右侧乳腺癌侵犯了胸大肌。)

根据郑女士的情况,乳腺外科需要完成“单侧乳腺癌全乳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该手术需要在插管全麻下进行。经评估,郑女士的麻醉风险等级为IV级,属麻醉高风险。

“患者右肺多发支气管扩张并肺大泡形成。因为肺功能已经明显减少,在插管全麻过程中一旦肺大泡破裂,会危及生命。”该院麻醉科保春森主任介绍,由于她的心肺功能存在基础病变,插管后有可能会延迟拔管时间,甚至面临更严重的后果——拔不了管。

(胸部CT的冠状动图像(左)和胸部CT的矢状位图像(右)。显示患者的仅有的右侧肺脏也存在许多基础性的病变。)

手术麻醉高风险MDT团队挑战“不可能”

能否有合适的麻醉方案,决定了手术的成败。

针对郑女士的特殊情况,该院多学科医疗(MDT)团队在查阅相关文献、做好病情分析、详细讨论后,认为可施行置入喉罩静脉全身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

具体做法是:麻醉医师给予部分的镇静药物,再由外科医生通过进行局部的浸润麻醉,避免插管全麻带来的风险。如果患者不能耐受疼痛以及刺激,再施行插管全麻。麻醉科也充分预估了患者插管全麻下可能出现的每项风险,如肺大泡破裂、肺部感染支气管痉挛、围手术期呼衰危及生命等,并会同重症医学科的同事做好了各项应对预案。

结合患者意愿和多学科会诊意见,医院认为可以对患者行乳腺癌手术治疗。“手术有风险,但我们的原则是‘患者利益最大化’,如果不做手术,患者会有性命之忧,所以我们愿意和患者一起承担风险。”钱朝南院长表示,挑战高难度手术并不是任性冒险,而是建立在缜密分析后的科学决策,最终将“不可能”变为“可行”。

9月27日,郑女士经采用“静脉全麻+局麻”,由该院乳腺外科团队为患者进行了“单侧乳腺癌全乳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麻醉医生先施行了静脉麻醉,乳腺外科医生再采用高压注射的方式,将配置好的局麻药分别注射在整个乳房的周围、皮下以及后间隙,等待10余分钟后,手术正式开始。

手术过程中,三位麻醉医生联合进行了精准监控,全程密切观察病人各项指征变化。患者术中的耐受性良好,各项指征总体平稳,手术用时仅为1个小时。郑女士身体恢复良好,术后第五天便顺利出院。

此次手术的成功,也为肺功能受损的乳腺癌患者接受外科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通讯员韦柑潞

医院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